胃镜检查中出现静脉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5-06-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胃镜检查中出现静脉出血可能与食管静脉曲张有关。食管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肝硬化等原因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食管下段的静脉扩张变形,形成曲张。静脉曲张易破裂出血,尤其在胃镜操作中更为敏感。

1.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主要与门静脉高压症有关。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引起的,导致血液在门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数据显示,约有50%-80%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为食管静脉曲张。

2.一旦静脉曲张破裂,患者可能出现急性消化道出血,其表现包括呕血或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对生命造成威胁。

3.诊断通常通过胃镜检查确定,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和胃内的静脉曲张,并评估其风险等级。

4.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内镜治疗常采用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效果显著。药物治疗则通过减少门静脉压力,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定期监测和适当治疗对于预防出血至关重要。任何出现消化道出血迹象的情况都需立即就医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