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2025-07-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失禁是一种常见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膀胱肌肉功能障碍、骨盆底肌肉松弛以及神经系统异常,具体机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1.压力性尿失禁:这类型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产后或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骨盆底肌肉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所致。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大笑、打喷嚏或运动,会导致少量尿液不自主流出。相关统计表明,大约30%以上的成年女性可能会在特定条件下出现此类症状。

2.急迫性尿失禁:这是由于膀胱过度活动所引起的,表现为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并伴随尿液泄漏。这种情况与膀胱肌肉对神经信号的异常反应有关,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约占所有尿失禁患者的20%-40%。

3.混合性尿失禁:这种情况是压力性与急迫性尿失禁兼有的综合表现,通常发生在中老年女性中,占据全部尿失禁病例的比例超过25%。

4.溢出性尿失禁:通常由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或神经性膀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膀胱内尿液积存过多导致尿液不断滴漏。男性患者更为常见,根据研究数据,10%-15%的老年男性可能会经历相似症状。

5.功能性尿失禁:并非直接由泌尿系统病变引起,而是因行动不便、认知障碍或环境限制等外部因素导致,即使尿路功能正常,排尿过程仍难以控制。

6.神经源性尿失禁:与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损有关,例如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或糖尿病神经病变等,这些疾病导致膀胱和尿道的神经调控失常,从而造成尿失禁。

针对尿失禁,应尽早就医,通过体格检查、尿液分析、超声检查甚至尿动力学评估明确原因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避免久坐及保持适当运动状态,对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尤为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