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病患进行临时造口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2025-08-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临时造口手术是治疗肠梗阻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在腹壁上开一个孔,使肠内容物能够排出体外,从而减轻肠道压力和症状。

1.准备阶段:患者需要禁食,并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X光,以确定肠梗阻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术前通常会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即通过鼻胃管吸出胃内容物以减少肠道压力。

2.麻醉和切口:手术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根据肠梗阻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腹部切口,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中腹部进行纵向切口。

3.暴露和评估:腹腔打开后,医生会仔细检查肠道,寻找梗阻的确切位置和原因。此时可能发现肠扭转、肿瘤或者粪块等导致梗阻的因素。

4.造口形成:找到梗阻部位后,医生会选择适当的肠段进行造口。将肠管提到腹壁外,并在皮肤上固定。此处便成为新的排泄孔。

5.闭合与清理:完成造口后,将其余切口缝合,并清洁手术区域。术后需要进行伤口护理和观察,以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出现。

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形成的造口,包括学习如何护理造口及使用造口袋等。临时造口可以在原有问题解决后通过二次手术还原正常解剖连接,而对于某些情况可能演变为永久性造口。术后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