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儿童在2-3岁时可以控制排尿,但也有部分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较慢,导致膀胱功能和大脑协调性尚未成熟。到五岁时,约有15%的儿童仍然会尿床,这种情况被认为是正常范围。
2.如果孩子九岁还在尿床,可能涉及以下几种原因: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父母中若有人小时候有尿床史,孩子出现同样问题的概率更高。
膀胱容量不足:这可能会导致膀胱无法储存一整晚的尿液。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夜间抑制尿液生成的激素分泌过少,可能会导致尿量增加。
深度睡眠问题:部分孩子晚上睡得太沉,无法及时感知膀胱充盈的信号。
精神心理压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家庭变故、搬家或学校压力,也可能诱发尿床。
3.医学上将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遗尿症从小就存在,通常与神经系统发育或遗传有关。
继发性遗尿症是在孩子已经有了长期干燥期后再次出现尿床,可能提示潜在健康问题,如尿路感染、糖尿病或情感障碍。
4.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
医疗检查:医生可能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尿液分析来判断病因。
行为训练:限制睡前摄入过多液体,养成睡前如厕的习惯。
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调节抗利尿激素或改善膀胱功能的药物,但需要严格遵循医嘱。
报警器疗法:使用床垫报警器帮助孩子建立膀胱与觉醒的条件反射。
九岁儿童尿床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应避免责备或羞辱,以免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一旦怀疑存在疾病,应尽早就医评估并开展科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