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黏液腺囊肿的常见特征:
外观:呈现半透明或蓝白色的小颗粒状突起,大小多在几毫米到1厘米之间,形态类似于“米粒”。
质地:通常较软,但也可能因为长期存在而变得稍硬。
部位:多见于下嘴唇内侧、舌下或其他唾液腺分布丰富的区域。
症状:一般无疼痛感,但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甚至因摩擦而破裂。
2.原因分析:
唾液腺受外力压迫:如孩子咬嘴唇、吮吸动作过重等,可能导致唾液腺导管堵塞。
局部炎症反应:口腔黏膜小创伤引发炎症,进一步导致唾液腺囊肿形成。
唾液腺先天性发育缺陷:部分儿童可能因唾液腺导管结构异常,更易出现类似病变。
3.治疗及观察:
如果囊肿较小且不影响日常活动,可先观察数周,有时会自行吸收或消退。
囊肿增大、频繁破裂或伴随感染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采取局部切除或排脓处理。
日常护理应避免让孩子咬唇或用手挤压疙瘩,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感染。
临床上,多数黏液腺囊肿属于良性病变,愈后良好。但若发现其增长迅速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尽早就诊排除其他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