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若血压在停药后升高,需尽快与医生沟通,重新开始适合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选择应依据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例如有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2.生活方式管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也能有效帮助降低血压。每日摄入钠应少于2300毫克,甚至更低(约1500毫克)对部分人群更为适宜。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自行车。保持健康体重,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至24.9之间。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3.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压对于管理高血压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在家使用电子血压计记录每日变化,以便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信息来调整治疗方案。
4.心理因素:情绪压力也会影响血压,应学会管理压力,采用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技巧。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通常需要长期坚持。在治疗过程中,遵循专业医疗建议,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定期随访和检测血压,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