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定期验光检查
儿童在发现散光后,应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验光检查。这种检查可帮助观察散光度数的变化并确保矫正方案适时调整。特别是对于4岁以下的儿童,可通过散瞳验光更准确地评估屈光状态。
2.配戴合适的眼镜
对于中高度散光(通常超过100度),配戴矫正眼镜是主要治疗手段。眼镜可以帮助光线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觉清晰度。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散光度数和轴位设计镜片。如果散光度数较低且无明显视物困难,可暂不配镜,但需密切观察。
3.矫正弱视训练
如果散光已经导致了弱视,针对性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刺激视功能发育,减少因散光引起的视力下降风险。
4.控制用眼习惯
儿童视力发育阶段,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可能加重散光或其他屈光问题。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同时,读书写字时保持30-40厘米的距离,确保照明充足并避免强光直射。
5.关注疾病进展
散光度数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动态监测。一部分轻度散光可能随生长发育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而高度散光则可能稳定或加重。必要时可考虑进一步的医疗干预,比如硬性角膜接触镜或激光手术,但后一类方案通常只适用于成年以后。
4岁儿童散光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家长需积极配合专业医生的指导,并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保护视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