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固醇的十大谣言是真的吗

2025-08-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许多人对于胆固醇存在误解,这些误解可能影响健康决策。重要的是理解以下几点:

1.胆固醇完全有害是错误的:胆固醇是一种脂质,人体需要它来制造细胞膜、某些激素和维生素D。高密度脂蛋白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因为它帮助清除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即“坏”胆固醇。

2.饮食中摄取的胆固醇不一定直接导致血液胆固醇升高:研究表明,膳食胆固醇对大多数人的血液胆固醇水平影响有限。重要的是饮食的整体质量,包括摄入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3.只关注总胆固醇水平是不够的:心血管风险评估需要考虑整体情况,包括HDL、LDL及甘油三酯水平。单纯看总胆固醇可能忽略潜在风险。

4.吃鸡蛋会显著提高胆固醇水平是个误解:适量食用鸡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适量指每天不超过一个鸡蛋。鸡蛋含有的胆固醇并不会显著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

5.胆固醇药物没有副作用是不真实的:他汀类药物等降胆固醇药物确实有效,但可能产生肌肉疼痛、肝损伤等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年轻人无需担心胆固醇问题是错误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早期阶段开始,因此年轻人应注意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以预防未来心血管问题。

7.植物性食品无胆固醇但仍需注意脂肪摄入:植物性食品不含胆固醇,但含有其他类型的脂肪,如饱和脂肪,需要适量摄入。

8.低脂饮食必然降低胆固醇水平是不准确的:低脂饮食的组成很重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更为关键,而不是所有脂肪都需削减。

9.胆固醇问题仅由遗传因素决定是错误的:虽然遗传因素影响胆固醇水平,但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也发挥重要作用。

10.胆固醇过低没有风险是误导的:过低的胆固醇水平可能影响细胞功能和激素生产,需保持平衡。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正确管理胆固醇水平,促进心血管健康。维护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定期检查是管理胆固醇的重要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