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发生率:儿童抽动障碍在学龄儿童中较常见,约5%至15%的儿童会经历短暂性的抽动,其中大多数为暂时性,通常在数周至数个月内自愈。
2.类型:抽动分为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两类。简单抽动包括单一肌肉群的不自主运动,如撇嘴、眨眼等;复杂抽动涉及多肌肉群动作,比如脸部不同部位同时抽动。
3.病因: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不良环境因素等相关。
4.并发症:如果抽动频繁且持久,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甚至造成心理困扰。
5.诊断与治疗:通常通过详细的病史和身体检查进行诊断。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仅需观察。如果抽动严重影响生活,可以考虑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
对于家长而言,保持耐心和关注,避免过度关注孩子的抽动,以免增加其心理压力。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