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再次手术:对于较大或进展性再出血病例,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外科手术,以清除新的血肿并控制出血。手术后的存活率与患者的年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2.血压控制:术后再出血通常与血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有关。建议目标血压在140/90mmHg以下。使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效果较显著。
3.监测凝血功能:既往有出血风险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再出血风险更高。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包括PT、APTT等指标,并根据结果调整抗凝药物。
4.神经监护:提供24小时神经监护,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反应等神经学变化。如果发现任何恶化迹象,需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5.康复治疗: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功能。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及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6.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促进术后恢复。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避免营养不良。
患者及家属需了解病情的严重性,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避免劳累及情绪波动,以降低再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