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原因:
伤寒: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副伤寒: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包括A、B、C型。
2.主要症状:
发热:伤寒患者通常出现持续高热,体温逐步升高,一般可达39-40℃。副伤寒患者发热较轻,体温一般在38-39℃。
消化道症状:伤寒常伴有腹痛、腹泻或便秘,典型表现为“豌豆汤样”稀便。副伤寒的消化道症状不如伤寒显著,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相对少见。
皮疹:伤寒患者在发病第二周可能出现玫瑰疹,通常分布在胸部和腹部。副伤寒的皮疹较为稀少,不具特征性。
3.并发症:
伤寒:可能引起肠穿孔、肠出血、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副伤寒:并发症较少且较轻,病程一般较短,预后较好。
4.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伤寒患者在病初1-2周血中能分离到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则可以分离到副伤寒沙门氏菌。
验便:伤寒和副伤寒均可通过粪便检查检测致病菌。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配合抗生素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注意饮食安全,有助于预防伤寒和副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