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睛明穴:位于目内眦旁,近泪孔处。
2、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端,额头两侧凹陷处。
3、天柱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斜方肌外缘凹陷处。
4、大杼穴: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5、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6、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7、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8、膈俞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9、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10、胆俞穴: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11、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12、胃俞穴: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13、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14、大肠俞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15、膀胱俞穴:位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16、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缘。
17、昆仑穴:位于足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8、申脉穴:位于足外侧,外踝下缘凹陷中。
19、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
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