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胃肠道疾病:如乳糜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肠壁受损,影响营养吸收。
2、胰腺功能不全:胰腺产生的消化酶不足,导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受阻。
3、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症:小肠内细菌数量异常增加,干扰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
4、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或对某些食物的过敏反应,导致消化不完全或吸收障碍。
5、短肠综合症:由于手术切除或先天性原因,小肠长度减少,影响了营养的吸收。
若出现长期腹泻、体重减轻、贫血、疲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确诊病因。治疗方式如下:
1、饮食调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饮食方案,如低脂饮食、无麸质饮食等。
2、药物治疗:针对原发疾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3、补充营养:在必要时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进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4、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来处理。
定期复查和监测体内营养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营养不良吸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