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维生素C偏高怎么回事

2024-10-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常规中维生素C偏高通常是由于摄入过多的维生素C补充剂或食物导致的。

1.摄入过多: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通常通过食物和补充剂摄入。人体每日推荐的维生素C摄入量为男性90毫克,女性75毫克。有些人可能会摄入超过1000毫克,甚至更高,这会导致尿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增加。

2.排泄机制:由于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多余的部分不会在体内储存,而是通过肾脏排泄进入尿液。这意味着摄入的维生素C如果超过身体需求,就会被迅速排出体外,从而在尿常规检测中显示出较高水平。

3.饮食习惯:柑橘类水果、草莓、菠菜和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果大量食用,也可能引起尿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升高。

4.补品滥用:一些人为了加强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会频繁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特别是在感冒季节。长期、大量服用补充剂会使尿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升高。

尽管高水平的维生素C通常无害,但可能会干扰某些尿液测试结果,如葡萄糖或血红蛋白的测量。极端情况下,过量的维生素C可能导致肾结石。适度摄入维生素C,并遵循每日推荐摄入量,不仅有助于预防维生素C过量,还能确保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