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进行核磁共振前需要先在手上打针

2024-11-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在进行核磁共振前有时需要在手上打针,这是为了注射造影剂,以便获得更清晰的影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1.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磁场和电磁波来生成体内器官和组织的详细图像。在某些情况下,自然对比度不足以提供清晰的图像。

2.造影剂通常含有钆元素,它能改变局部磁场特性,使得血管、炎症或肿瘤等结构在影像中显得更加突出,提高对比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容易地区分正常组织和异常组织。

3.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一般是通过静脉注射,最常见的位置是在手臂上的静脉。整个注射过程大约只需几分钟,患者通常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4.使用造影剂的核磁共振检查特别适用于检测脑部、脊柱、心脏以及肝脏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尽管注射造影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需注意,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在注射前,医务人员通常会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其他健康状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