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食物中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或大肠杆菌等,常导致恶心、呕吐、胃痛和腹泻。通常在进食后6-48小时内出现症状。
2.食物过敏:某些食物如乳制品、坚果、海鲜等,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胃痛和腹泻。症状包括皮疹、呼吸困难和消化道症状。
3.胃肠炎: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可引起胃肠黏膜发炎,导致胃痛、腹泻、呕吐和发热。常见病毒包括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
4.功能性消化不良: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餐后早饱、上腹痛和腹胀等症状。这种情况常与压力、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
5.肠易激综合征:这种慢性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排便后症状缓解。症状受饮食、压力等因素影响。
6.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胃痛、恶心以及偶发的腹泻。
7.乳糖不耐受:由于缺乏乳糖酶,乳糖未被完全分解导致腹泻、腹胀和胃痛。进食乳制品后症状明显。
8.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进食油腻食物后可加重症状,诱发右上腹绞痛并放射至肩背部,还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
上述情况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避免食用可疑或变质的食品。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