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周期的特性
人的一次完整睡眠分为4~6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快速眼动期是做梦的主要阶段,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如果快速眼动期比例增加,会导致更高的做梦频率。例如,因压力、焦虑或其他外部刺激,快速眼动期可能变得更频繁。
2.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
高度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会影响大脑活动,导致睡眠中更频繁地进入快速眼动期。这些情绪还会使梦境更加鲜明、生动,从而让人感觉“总是在做梦”。
3.睡眠质量下降
睡眠片段化或经常被唤醒会增加对梦境的记忆。例如,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疾病的人,其睡眠容易受到干扰。这种情况下,虽然每个人都做梦,但由于睡眠中断,更多人会记住自己的梦。
4.药物或饮食的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会影响睡眠结构,增加快速眼动期的比例,进而使人更频繁地体验到梦境。摄入含咖啡因、酒精或高糖类食品也可能干扰睡眠,间接导致更多的梦。
5.生理因素
疾病、激素水平变化或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影响睡眠模式。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往往报告更多的梦境体验。
6.习惯性因素
长期不规律的作息、熬夜或者昼夜节律紊乱也可能破坏正常的睡眠周期,使快速眼动期占比失衡,造成更频繁的做梦。
若频繁做梦伴随疲劳、情绪低落等状况,建议调整作息、缓解压力,并必要时寻求专业医师帮助评估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