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与医生沟通并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
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不良反应也因人而异。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咨询医生更换至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
起始治疗时,应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剂量逐步增加,这样可以降低初期不适症状,如恶心或嗜睡等。
2.注意服药时间调整
对于引起嗜睡的药物,可以安排在晚上服用,以免影响白天活动。
如果出现失眠,可以尝试将药物时间调整到早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改变。
3.监测常见不良反应并采取应对措施
恶心:通常是短期现象,可与食物一起服用药物以缓解。
体重变化:部分抗抑郁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或减少,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性功能障碍:这是一些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可以考虑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加入辅助治疗。
4.避免突然停药
突然停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导致戒断综合征,包括头痛、易怒或情绪波动等症状。在停药时,需根据医生建议逐渐减量。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有助于身体适应药物作用。
通过参加运动或社交活动改善整体心理状态,有助于减缓药物带来的负面影响。
6.定期随访
定期复诊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同时评估药物疗效和必要的剂量调整。
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数会随着治疗进程而逐渐减轻。若症状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以寻求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