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如工作压力或学习负担,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
抑郁症: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降低,都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焦虑障碍:过度担心一些事情,常伴随烦躁和失眠。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重大事件后,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和易怒表现。
2.生理因素
激素波动:女性在经前期、妊娠期或更年期等阶段,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大脑功能,增加易怒和情绪波动的风险。
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等疾病会对情绪产生影响。
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B族、镁或其他重要营养元素与情绪调节有关。
3.环境或行为因素
社会支持不足:家庭、朋友关系不和谐会使人感到孤独,情绪受到影响。
不健康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久坐不动或不规律作息都会加重负面情绪。
生活事件:如失业、分手、搬迁等突发事件可能引发情绪问题。
4.药物或疾病相关
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抗抑郁药)会改变情绪状态。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等可能伴随情绪异常。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了正常生活,应当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忽视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