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板上穴位有哪些

2025-03-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脚板上有许多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与全身各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常见的包括涌泉穴、太冲穴、足三里反射区等,每个穴位对应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1.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约在第二、三跖趾关节连线的前1/3处,是肾经的首穴。刺激此穴可滋阴降火、强健身体,经常用力按揉可缓解头晕、失眠、疲劳等症状。

2.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是肝经的重要穴位。此穴可以疏肝理气,调节情绪,用于治疗头痛、胁痛、高血压或抑郁等情况。

3.足心反射区:整个脚底被认为是人体的“缩影”,分布着许多与脏器相对应的反射区。例如,脚心靠近涌泉穴的区域属肾脏反射区,与肾功能相关;脚掌中部靠近拇指一侧为胃反射区,与消化相关;脚跟则是生殖器官的反射区,可以通过按摩促进相关系统健康。

4.内庭穴:位于足背上,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属于胃经穴位。该穴位常用于缓解胃痛、消化不良以及口腔溃疡等问题。

5.行间穴:位于第一、二趾间的趾蹼缘后方,是肝经的腧穴。此穴对改善目赤肿痛、月经不调及胸胁疼痛有一定作用。

6.昆仑穴:虽位于脚踝附近,但其通过经络联系具有调节后背、腰腿疼痛的作用。

脚底穴位众多,涉及多个经络,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脚底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需避免过度用力以免损伤肌肉组织,孕妇需谨慎操作,以免刺激不宜触碰的敏感穴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