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表皮样囊肿是什么

2025-03-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病情分析:口腔颌面部表皮样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常见于口腔和颌面部区域。该囊肿由被角化的鳞状上皮细胞形成,内容物是脱落的角化物质,通常呈现为白色或黄色的软性肿块。

1.发生率:表皮样囊肿在口腔和颌面部相对罕见,占颌面部囊肿类型中的一小部分。它们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但更常见于中青年人群。

2.病因: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发育异常、创伤或者上皮残留有关。其中,胎儿期上皮细胞残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

3.临床表现:这种囊肿通常无痛,生长缓慢。其外观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质地较软。由于其无症状,往往在体检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如果囊肿增大压迫到周围结构,可能会引起不适甚至疼痛。

4.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和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而病理检查则可确诊其性质。

5.治疗: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较大的囊肿。手术过程一般较为简单,预后良好。少数情况下,囊肿可能复发,需要再次手术。

表皮样囊肿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局部不适或功能障碍。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此类囊肿。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