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规律的进餐时间、过多的零食摄入或缺乏运动都会影响饥饿感。例如,频繁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抑制正餐时的饥饿感。
2.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可以抑制食欲。这些情绪反应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从而减少饥饿感。
3.生理因素:某些健康状况如胃肠道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代谢紊乱也可能导致食欲下降。感染、慢性病和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影响对食物的兴趣。
4.荷尔蒙变化:荷尔蒙失衡,如瘦素(负责调节饥饿和能量平衡)和胰岛素水平异常,也会改变正常的食欲感觉。
5.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速度减缓,胃排空时间延长,这均可能导致饥饿信号减弱。
如果长期感觉不到饿,或者伴随有体重下降、疲倦无力等其他症状,建议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调整饮食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关注心理健康,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