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电图:初步评估心脏电活动情况,以确定ST段改变的特征和程度。
2.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心电活动,捕捉偶发的ST段变化或其他心律失常。
3.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室肥厚等异常。
4.运动负荷试验:在运动条件下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肌对负荷的反应,帮助判断冠状动脉供血是否充足。
5.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技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内腔状况,是评估冠心病的“金标准”。
6.心脏磁共振成像:提供详细的心脏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分析心肌损伤及纤维化等。
ST段改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应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及时就医以获取进一步指导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