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疾病特性: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病,多数患者在首次发病后,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等来控制症状。其治疗目标并非完全治愈,而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急性期治疗:在发病初期,急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通常需要6到12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才能明显缓解。部分患者可能需更长时间。
3.巩固期治疗:急性症状缓解后,为防止复发,建议维持药物治疗6个月到2年。此阶段对保持稳定至关重要,如过早停药,复发风险较高。
4.维持期治疗:对于有多次复发史或持续有阴性症状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维持治疗。研究表明,停止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80%会在5年内复发。
5.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发病年龄、病程长短、治疗依从性以及社会支持强度,疾病管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患者经过长期治疗后可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甚至停药;但部分患者需持续监控与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可控但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病。除坚持正规治疗外,还需注意建立良好的患者-医生沟通机制,参与家庭和社会支持,以提升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