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经过验证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针对失眠、抑郁和焦虑。通过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在轻中度抑郁患者中,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可达到60%-80%的显著改善率。
针对焦虑障碍,如社交焦虑或惊恐障碍,暴露疗法可以帮助逐步缓解对特定情境或事物的恐惧。
正念疗法通过专注于当下,减少情绪波动和负面思维,对于焦虑和失眠也有良好效果。
2.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治疗中重度抑郁和焦虑的重要手段。这类药物可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需要坚持服用4-6周才能观察到显著效果。
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快速缓解急性焦虑,但应注意避免长期使用以防止依赖。
非药物类助眠药物,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一种选项,相对安全且耐受性较好。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避免午后长时间睡眠,能够有效改善失眠。
增加适量运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瑜伽,这对于抑郁、焦虑和睡眠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控制饮食中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应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学会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4.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与家人、朋友沟通,建立情感支持网络能够增强内心力量。
参与支持性团体活动,通过交流经验,提升对抗疾病的信心。
失眠、抑郁和焦虑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任何治疗方案都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