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躯体性障碍与精神病在定义上有本质区别。精神病是一类以显著的认知、情感或行为异常为特征的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而躯体性障碍更侧重于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表现,其核心问题是对身体健康的过度关注。
2.躯体性障碍包括一些具体类型,例如:
躯体化障碍:表现为多种、多部位的身体不适,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支持。
疼痛障碍:表现为长期无法合理解释的疼痛,可能涉及头痛、背痛等,难以缓解。
疑病症: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尽管医学检查结果表明完全正常。
转换障碍:即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瘫痪、失声、甚至癫痫样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查无明确器质性病因。
3.病因复杂,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因素。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状态;生理因素则可能与遗传、童年创伤、社会环境等相关。
4.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负面认知模式;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有助于缓解伴随的情绪症状。
如果发现有类似症状,应尽早寻求心理科或精神科专业帮助,避免因长期拖延而引发更多身心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