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便血的颜色和来源:暗红色便血通常提示出血部位位于较远端的结肠或直肠,而鲜红色则多见于靠近肛门处的出血,如痔疮或肛裂。黑色柏油样便血通常表示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2.常见原因:
痔疮:这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排便时伴有疼痛或肿物脱出。
肛裂:多见于年轻人,常伴有剧烈疼痛。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能导致慢性便血、腹泻及腹痛。
息肉或肿瘤:肠息肉可能发生恶变,特别是直径较大或有非典型增生的息肉,更需要警惕。
大肠癌:右半结肠癌可能引起隐匿性失血造成贫血,而左半结肠癌则更易表现为间歇性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
3.高危因素警示:年龄超过45岁、家族中有大肠癌史、长期吸烟饮酒、高脂低纤维饮食、体重异常下降或近期出现排便习惯变化者,需要特别关注便血原因。
4.检查方法:
粪便隐血试验:检测便血是否可见或隐匿。
结肠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息肉或肿瘤。
影像学检查:如CT结肠造影或磁共振成像,辅助评估病变范围。
早期发现和诊断非常关键,建议及时就医,接受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