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高危人群的识别:大约5%~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两个或以上患胰腺癌者,个体属于家族性胰腺癌风险较高人群。某些遗传性基因突变(如BRCA2、PALB2、STK11、CDKN2A等)也会显著增加胰腺癌发生风险。
2.筛查工具:目前推荐使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胰腺是否存在结构异常或胰管扩张,是一种无创性的筛查手段。
内镜超声检查:通过内镜结合超声探头提高分辨率,能够发现早期的小病灶。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CA19-9和CEA,但这些标志物特异性较低,多用于辅助诊断和随访。
3.筛查频率:对于高危人群,一般建议在40~50岁之间开始每年一次的筛查,具体年龄取决于家族中发病年龄的早晚。例如,如果家族中确诊病例的发病年龄较早,筛查需要适当提前。
4.筛查的局限性:目前尚缺乏能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高效筛查方法。现有筛查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进一步干预。
筛查应由专业医师根据个人风险评估结果指导进行,高危人群需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降低风险,例如控制体重、戒烟和规律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