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组织学基础:胃壁由内到外依次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肿瘤侵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突破肌层,通常仍被认为是早期胃癌。此时,无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只要肿瘤局限于上述范围,都应属于这一分期。
2.临床意义:
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500微米提示已经突破黏膜层屏障。这虽然仍属早期病变,但较浅表的黏膜内病变可能存在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
据统计,黏膜下层早期胃癌患者约有10%~20%的概率发生淋巴结转移,而黏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则仅在1%以下。
3.治疗策略:
对于黏膜下层早期癌,一般优先选择手术治疗,包括胃部分切除及必要的淋巴结清扫。
在某些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如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无明显溃疡等特征,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但需慎重评估。
4.预后分析:早期胃癌通过及时规范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远高于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约20%~30%)。只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即使存在一定浸润深度,整体预后仍较为乐观。
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其他危险因素,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并个体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