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粪便基因检测的原理是通过分析粪便中的脱落细胞基因突变或甲基化标志物,识别可能与大肠癌或癌前病变相关的生化特征。阴性结果显示检测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该检测具有一定误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并非百分之百。
2.若无大肠癌家族史、既往肠道疾病病史以及其他明确高危因素,则可以继续按照常规筛查建议进行,例如50岁以上人群每10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筛查频率。
3.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既往患有腺瘤性息肉或炎症性肠病等,即使粪便基因检测阴性,仍需提高警惕,建议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以确保无潜在病变被漏检。
4.个别情况下,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腹痛、体重下降或长期大便习惯改变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执行更详细的检查,不应仅依赖筛查结果。
定期检查和健康管理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措施。在没有症状及高危因素的情况下,按医嘱定期复查即可;如有任何改变或异常,应尽早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