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饮食习惯
高脂肪、高热量、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会增加肛肠癌风险。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红肉或加工肉制品可能导致肠道内致癌物质生成,而缺乏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会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不利于肠道蠕动和毒素排出。
2.慢性炎症性疾病
长期患有慢性肠炎(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其肠道黏膜由于反复炎症刺激,发生恶性改变的几率显著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肠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7-11倍。
3.感染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肛门部位癌症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HPV16和HPV18型病毒会促进细胞异常增殖。慢性肛门周围感染和肛瘘也可能增加局部组织癌变的风险。
4.生活习惯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与肛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为久坐状态容易引发盆腔和肛管部位静脉血液回流障碍,造成局部充血和压迫。同时,长期不良排便习惯,如频繁忍便或用力排便,也会对肛门直肠区域造成慢性损伤。
5.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肠癌或其他癌症病例的人群,其发生肛肠癌的风险会有所提高。某些基因突变(如APC基因)的携带者更容易发展为大肠癌或直肠癌。
6.其他因素
吸烟、酗酒及免疫功能低下也是公认的肛肠癌危险因素。吸烟中的致癌物可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肠道组织,而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肝脏代谢受损,增加癌变风险。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积极治疗慢性肠道疾病、避免感染风险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肛肠癌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