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长时间不活动:当身体的某一部分长时间处于不活动状态时,会导致该部位肌肉逐渐萎缩。例如,卧床不起的病人或者因为骨折而打石膏固定的肢体。研究表明,不活动几周后,肌肉质量可能减少多达30%。
2.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阻碍肌肉的合成,从而导致肌肉萎缩。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缺乏必要营养素将直接影响其健康和生长。
3.神经损伤:肌肉的运动依赖于神经信号的传递。如果神经受到损伤,信号中断,肌肉无法有效收缩和使用,久而久之便会发生萎缩。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常出现相关区域的肌肉萎缩。
4.疾病因素:一些慢性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也会导致肌肉持续性萎缩。这些疾病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会导致肌肉细胞变性和死亡。
5.老化过程:随着年龄增长,自然的肌肉萎缩是普遍现象,被称为"肌少症"。在50岁以后,每10年可能会失去3%到5%的肌肉质量,这也是为什么保持锻炼尤为重要。
肌肉萎缩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通过适度运动、合理饮食以及早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