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产前筛查:通常在怀孕的第一个或第二个三个月进行。常见的方法包括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母体血清筛查和超声波检查等。
非侵入性产前检测:这是一种先进的筛查技术,通过分析孕妇血液中的胎儿游离DNA,能够以高精确度预测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
母体血清筛查:包括第一孕期联合筛查和第二孕期四联筛查。第一孕期联合筛查结合了超声波检查(颈后透明层厚度测量)和血清标记物分析,而第二孕期四联筛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四种激素水平进行风险评估。
超声波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胎儿的结构异常,例如颈后透明层增厚,这可能提示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2.产前诊断:如果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测试。这些测试包括羊膜穿刺术和绒毛膜取样。
羊膜穿刺术:通常在孕15-20周之间进行,通过抽取羊水样本分析染色体。
绒毛膜取样:通常在孕10-13周之间进行,通过获取胎盘组织样本进行基因分析。
3.检测准确性:筛查测试是评估风险而非确定诊断,其准确性较诊断测试略低,但非侵入性且无流产风险。诊断测试则能够确诊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但具有一定的流产风险。
唐氏综合征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产前筛查和诊断测试来检测,以便在早期阶段为家长提供有关胎儿健康状态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