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原因分析:
精神压力过大时,身体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影响视网膜供血,引起短暂性的视力障碍。
长期焦虑或抑郁可能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瞳孔调节能力和眼部肌肉功能,从而产生视物模糊现象。
睡眠不足或失眠会造成眼部疲劳、干涩,进一步加重视力模糊的症状。
2.处理建议:
心理疏导:尝试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研究表明,系统性的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相关症状,有效率超过70%。
生活习惯调整:确保规律作息,每晚睡眠时间保持在6-8小时。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有利于眼睛健康的食品,如胡萝卜、菠菜和鱼类。
适度用眼: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建议每隔20分钟远眺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
药物或医疗干预:若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症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同时,必要时前往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问题,如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3.何时就医:
若视力模糊持续时间较长,且伴随头痛、眼部疼痛或其他全身症状,应尽早就医。
如果精神状态长期低迷,无法通过自我调节获得改善,也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精神状态与视力健康密切相关,双方面的干预能够有效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