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感官刺激:烹饪过程中,持续地闻到食物的香气、看到食材的变化,这些多重感官刺激可能导致味觉和嗅觉的过度适应,使得在真正进餐时对食物的渴望减少。
2.生理反应:烹饪是一项需要付出体力和脑力的活动。在过程中,身体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并产生热量,过程中的紧张和专注可能让身体误以为已经进食,从而暂时压制了饥饿感。
3.精神状态:有些人由于在烹饪时担心食物是否成功或是否合乎他人口味,在紧张情绪中失去了食欲。为家人或朋友准备一餐后,会出现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成就感可能短时间内代替了对食物的需求。
4.饮食习惯:如果在烹饪的过程中不断地试味或品尝食物,可能会摄入零散但累计较多的卡路里,从而降低正餐时的食欲。
5.环境因素:厨房的温度、光线以及氛围也会影响人的进食欲望。一个闷热的厨房或者不够舒适的环境可能使人更倾向于远离食物,而非享受它。
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调整烹饪和进餐习惯,如安排更好通风的烹饪环境等,以改善做完饭后的食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