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促进血液循环:艾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其原理是通过热力刺激穴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在刚刚饱食后,身体的血液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以帮助消化食物。如果此时进行艾灸,会使血液重新分配,减少流向胃肠道的血液量,从而影响消化。
2.引发消化不良:充盈的胃部在短时间内受到外部热能刺激,有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腹胀或腹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艾灸不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能加重胃肠不适。
3.晕眩或疲倦:饱食后,机体正在努力进行消化过程,如果此时接受艾灸,过多的热能可能导致身体负担过大,引发晕眩或过度疲倦。一些人还可能由于艾灸时的体位改变(如平躺)导致血压变化,引发不适感。
4.汗腺堵塞风险:艾灸过程中人体会出汗,如果在饭后短时间内进行,可能导致汗腺开闭不调节,造成体表汗液排泄不畅,增加皮肤问题的风险。
综合以上原因,建议在饭后至少等待1至2小时再进行艾灸,以确保身体已经完成初步消化,避免上述不适和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