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皮肤表面特定穴位来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的传统治疗方式。针灸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治疗效果。有时候,患者可能会在治疗后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施针位置不当、刺激过强或个体对针灸的敏感性较高。
2.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出现疼痛加重时,首先应停止继续针灸,以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尤其是在针灸后明显感到疼痛加剧或出现其他不适,例如头晕、疲倦等,应立即与医生沟通。
3.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或核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疼痛加重。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提供合适的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其他形式的保守治疗。
4.在选择针灸治疗之前,确保针灸师具备相应资质,并了解其治疗经验。同时,详细告知医师自身健康状况和病史,以帮助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出现任何治疗后症状加重的情况,都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确保处理得当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