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的病理标本含义是什么

2025-05-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胃癌手术后的病理标本是指通过手术切除的胃组织及相关淋巴结,经过病理科检测和分析后形成的报告。该报告可用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分期以及预后情况,为制定术后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肿瘤的基本信息

病理报告会描述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和类型。例如,如果肿瘤为腺癌,还可能进一步分化为管状腺癌、黏液腺癌等。组织学分级也会标示清楚,如低分化癌、中分化癌或高分化癌,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异常程度。

2.浸润深度(T分期)

这是评估肿瘤扩散范围的重要指标,描述癌细胞侵入胃壁的深度。胃壁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如果肿瘤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其预后往往较好;侵达到肌层或浆膜则提示更严重的病变。

3.淋巴结转移情况(N分期)

病理标本中是否检测到转移淋巴结以及转移数量至关重要。例如,无淋巴结转移标记为N0,有1-2个转移标记为N1,3-6个为N2,超过6个为N3。淋巴结转移越多,疾病进展风险越高。

4.远处转移(M分期)

如果在切除的标本中发现癌细胞已转移至远处器官或其他组织,则说明存在远处转移,标记为M1。若无此类转移,则为M0。

5.切缘情况

切缘是指医生在手术中切除的胃组织边界。如果切缘无癌细胞,则称为“切缘阴性”;若有癌细胞残留,则为“切缘阳性”,提示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

6.其他微观特征

病理标本还可能报告血管或神经侵犯情况。若癌细胞侵袭了血管或神经结构,则提示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需进一步关注。

胃癌手术后的病理报告是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如化疗)的核心依据,并能帮助评估患者的长期生存机会和复发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