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研究显示,在寒冷天气中,中风的发生率有所上升。特别是在冬季,低温时段的中风发生率比温暖的月份高出约20-30%。这不仅与温度直接相关,还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有关,例如户外活动减少和饮食习惯改变等。
2.寒冷会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如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据统计,低温可使平均动脉压上升5-10毫米汞柱,从而增加脑血管破裂或栓塞的可能性。
3.血液在低温环境下黏稠度增加,也会提高血栓形成的风险。寒冷条件下,血小板聚集的倾向上升,从而更容易形成血凝块,这也是诱发中风的重要因素之一。
4.气温急剧下降时,人体为了保持核心温度,会收缩外周血管。这种反应虽然是保护机制,但也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进而影响大脑供血。
在寒冷环境中,有必要采取措施来降低中风风险,包括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穿着保暖以及避免过大的温差刺激。尤其对于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中风高风险的人群,更应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