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评估低血压的原因
体位性低血压:由改变姿势(如从坐姿或卧姿突然站立)引起,常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
药物相关:某些降压药物、利尿剂或抗抑郁药可能导致血压过度下降。
疾病因素:心脏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功能不足)以及神经源性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压降低。
2.缓解措施
改变体位时缓慢进行,避免突然站立或改变姿势。
适当增加盐分摄入,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防止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维持血容量。
穿戴医用弹力袜,提高下肢静脉回流,防止血液聚集在下肢。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这种情况下容易进一步加重血压降低。
3.必要时就医
若低血压导致持续的头晕、乏力或昏厥,应立即就医排查潜在原因。
根据病因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更换治疗方案或补充特定激素。
4.长期预防
控制饮食结构,适量摄入蛋白质、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低血糖诱发的不适。
规律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血压波动。
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记录血压数据,为医生提供参考信息。
血压降低后的不适虽然可能是短暂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提示潜在问题。合理调整日常行为或及时医学干预,有助于改善症状并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