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血压监测:在稳定期,定期监测血压水平是必要的。通常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40-160毫米汞柱之间,这样可以减少再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当血压过低时,可能影响器官灌注,需谨慎管理。
2.评估病因:若出现低血压,应寻找潜在原因。可能包括药物作用、脱水、心脏功能问题或其他合并症。通过详细的病史、药物使用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全面评估。
3.药物调整:如正在使用降压药,需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低血压时可能需暂时减少或停用某些抗高血压药物,但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4.液体管理:适当的液体补充有助于改善血容量,从而提升血压。在医院环境中,可能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但须根据具体病情决定。
5.营养支持: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支持整体健康,尤其是在恢复阶段。
持续低血压可能影响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灌注,并增加并发症风险。在处理任何异常的血压变化时,必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