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风险比例:研究显示,经静脉注射溶栓剂(如阿替普酶)治疗后,约6-8%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虽然该比率不算高,但仍需谨慎评估。
2.时间窗口:溶栓治疗有效性的最佳时间窗口为中风发生后的3至4.5小时内。在此时间内施用药物可以更好地平衡益处与风险。如果超出这个时间窗,脑出血的风险增加。
3.风险因素:既往有过脑出血史、高血压未控制、使用抗凝药物以及严重卒中病例等,都是增加溶栓治疗引发脑出血风险的因素。
4.临床评估:在决定使用溶栓治疗前,医生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CT或MRI影像、病史和现病史,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这种治疗。
尽管溶栓治疗存在脑出血的风险,但在严格选择合适的患者和把握治疗时机的情况下,其可以显著改善中风的预后。治疗决策应在综合考虑风险和潜在收益的基础上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