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毛细血管扩张:在摩擦或挠痒时,局部皮肤下的毛细血管会扩张,导致血流量增加,从而使得该区域呈现出红色。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与热量和触觉刺激有关。
2.释放炎性介质:皮肤受刺激后,体内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这些物质会导致毛细血管进一步扩张,还可能引起轻微的肿胀和瘙痒。
3.角质层较薄:肚脐周围的皮肤相对较薄,角质层保护能力不如身体其他部位。稍微的刺激就更容易引起明显的反应。
4.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皮肤较为敏感的人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红肿反应。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以减少对该区域的过度摩擦或者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滋润,以降低皮肤的敏感性和刺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