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针灸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减少炎症以及促进受伤部位的恢复。通常选择的穴位包括膝关节周围的“鹤顶”、“内膝眼”和“阳陵泉”等,以及大腿和臀部区域的“环跳”、“承扶”等。这些穴位有助于调节局部气血流通,从而缓解疼痛。
2.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针灸师会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持续20到30分钟,每周进行1到2次,视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频率。治疗次数因人而异,一般建议至少进行4到6次以观察效果。
3.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通过使用细长的针具刺入选定的穴位,可能会伴有轻微的酸胀或麻感,这是正常现象,表明针灸刺激正在发挥作用。针刺后的局部区域可能会有短暂的红肿或轻微淤青,通常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针灸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但如有严重感染或出血性疾病等情况,应谨慎评估是否适合接受针灸疗法。同时,应由专业针灸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