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坏死。根据研究数据,心肌梗死后一年的死亡率约为10%至20%,但通过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植入术等干预措施,患者的存活率可以提高。定期进行心脏康复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
2.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阻塞造成的脑组织损伤。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约为5%至15%。在康复阶段,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和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长期预后可得到改善。
长寿与健康管理密切相关。对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定期随访、遵循医嘱用药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延长寿命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