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功能性便秘:
长期便秘会导致直肠内存留粪便,直肠扩张后失去敏感性,孩子可能因未察觉到便意而出现大便失禁。
在排便时可能会伴有疼痛,进而加剧排便恐惧,形成恶性循环。
2.肠道感染:
某些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可引起腹泻和括约肌控制障碍,导致大便突然失控。
常伴有发热、腹痛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3.饮食结构问题:
缺乏膳食纤维、饮水不足容易导致便秘,从而间接引发大便控制问题。
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也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4.心理压力:
孩子在适应新环境(如上小学)或面临家庭变故时,可能因为焦虑或紧张而无意识地忽略便意。
有些孩子因害羞或排斥公共厕所,不愿及时排便,久而久之影响排便习惯。
5.神经或肌肉系统异常:
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脊柱裂或某些类型的脑瘫,可能导致控制排便的能力下降。
括约肌功能受损或肛门直肠周围肌肉疾病,也可能是潜在原因之一。
建议观察孩子是否还有其他身体不适或心理异常。如情况持续,应尽早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必要时完善超声检查、肠镜或神经功能评估等,并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调整饮食习惯和培养良好规律的排便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