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管瘤留下的疤痕会凹陷

2025-07-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血管瘤留下的疤痕可能会出现凹陷,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愈合过程中皮肤组织结构的变化。以下几点详细说明了这一现象:

1.组织缺损:血管瘤常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改变或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外科手术切除血管瘤时,会去除一些皮肤及其下方的脂肪和组织。愈合后,这些部位可能没有足够的支撑物质,从而出现凹陷。

2.胶原纤维重建: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的重新排列和生成是影响疤痕形态的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胶原纤维以网状结构存在,但在疤痕形成时,胶原纤维排列可能不如正常皮肤那么有序,导致组织强度不足,从而出现凹陷。

3.收缩效应:疤痕组织在愈合过程中通常会发生收缩。由于血管瘤区域可能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组织破坏,在新生组织进行愈合时可能产生收缩,使得皮肤表面看起来凹陷。

4.弹性纤维减少:正常皮肤含有弹性纤维,这些纤维在受损后的再生成过程中可能不足或者失去弹性,无法有效支持皮肤表面平整,导致疤痕凹陷。

合理的护理和正确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改善这些情况,促进皮肤愈合并减少凹陷的现象。如果疤痕造成美观或功能上的困扰,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医生获取进一步治疗建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