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功能状况。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肝损伤或炎症,需要进一步诊断。
2.病因评估:结合病史、生活方式及其他检查结果,找出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如病毒感染(如乙型或丙型肝炎)、酒精摄入过量、药物副作用或代谢综合征。
3.情绪管理:情绪暴躁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进行心理评估,鉴别是否有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情绪障碍,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4.治疗方案: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治疗计划。例如,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建议戒酒,药物性肝损害则需调整用药。同时,针对情绪问题可能需要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
5.生活习惯调整:鼓励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以帮助改善肝功能;减少压力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来缓解情绪问题。
早期识别并处理肝功能异常和情绪问题有助于预防长期健康风险。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心理状态变化,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