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黏膜受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其他碎石方式会对泌尿系统产生一定的机械震荡,这可能导致尿道、输尿管或肾盂的黏膜受到轻微损伤,从而引起少量出血,表现为血尿。
2.结石碎片摩擦:打碎后的结石碎片在通过尿路排出时,会与尿路内壁接触并产生摩擦,这也是导致血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较大的结石碎片排出过程中,对尿道的刺激更加明显。
3.感染因素:部分患者在碎石术前或术后会伴有轻度尿路感染,这可能进一步加重尿液的混浊程度。细菌感染会导致尿中白细胞增多,同时尿液中也可能混杂碎石残渣或脓性物质,引起浑浊。
4.炎症反应:碎石后,局部组织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隐血或肉眼可见的血尿。
5.代谢产物排泄:结石溶解或破碎后,其组成成分如钙盐、尿酸等可能溶解于尿液中,与正常尿液代谢物发生反应,也会造成尿液颜色改变或混浊感。
一般情况下,上述症状会在数天至一周左右逐渐缓解。如果血尿长期持续,伴有明显腰痛、发热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输尿管梗阻或其他并发症的可能。饮水充足、注意清淡饮食,有助于促进结石碎片排出和尿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