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史回顾
需要回顾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及相关病史,尤其是吸烟史、家族肿瘤史和接触职业性有害物质的记录。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这种阴影的诊断判断。
2.影像学评价
初步可以通过高分辨率CT来对结节的形态、边缘特征、密度以及大小进行评估。通常,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且没有危险因素时,可选择动态观察;若直径为5-30毫米,需更加严谨对待。
根据影像学表现,良性病变常呈现规则形态,边界清晰;而恶性病变多为不规则形态,边界模糊,伴有毛刺征或分叶征。
3.动态随访
如果初步怀疑为炎症后遗留的改变,通常建议每隔3-6个月再次进行CT复查,观察结节是否增大、缩小或消失。如果短时间内发现结节体积明显增大,应尽快采取其他诊断手段。
4.实验室检查
可以结合血液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的检测结果,作为辅助参考。虽然这些指标不是确诊依据,但它们可以提供一定的提示作用。
5.病理学检查
如果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结节存在恶性可能,可以考虑通过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位置深层、不易取样的结节,必要时可采用手术切除后再进行病理检查。
6.综合评估与治疗策略
如果确认为良性病变,无需特殊治疗,仅需定期监测;若确认恶性,需根据具体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忽视或过度担忧。避免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规律生活方式,有助于整体健康管理。